首页 行情资讯

香港金管局新规生效:稳定币发行进入牌照时代

来源 : 币安官网 发布 : 2025-07-31 16:30 更新 : 2025-07-31 16:30 阅读 :

2025 年 8 月 1 日起, 香港金管局 开放稳定币发行 牌照 申请,标志着这香港地区的稳定币发展,进入到正式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这项政策的酝酿已久。过去一年,香港金管局推进稳定币应用场景的沙盒测试,并逐步明确监管口径与申请路径。如今,参与机构将从测试走向正式监管体系下的发币与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会申请稳定币牌照。与此同时,更多本地银行、科技企业与 Web3 团队正在围绕清算系统、托管机制与支付接口等做进一步准备。

本文将持续追踪香港稳定币相关的最新消息,供从业者查阅参考。

香港稳定币监管进展

一、监管制度正式生效

《稳定币条例》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 起正式生效。

金管局将同步刊宪四份相关文件(仅提供英文版本):

·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及正式指引

·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适用于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咨询总结及正式指引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

· 《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二、发牌流程与要求

金管局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期间接受首轮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

鼓励有意申请机构于 8 月 31 日前 通过官方邮箱主动联系金管局,以便沟通监管预期与反馈。

金管局提醒市场参与者:公众沟通需谨慎,不得虚假声称已获牌或正在申请,否则违法。

三、申请条件与合规要求

所有香港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身份必须经过核实,形同实名制。

金管局助理总裁(规管及打击洗钱)陈景宏称,这一规定较此前「白名单」制度更严格;未来如技术成熟,有机会放宽。

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补充:金管局确实会实施 KYC,实名是可能方式之一,具体方案由发行人提出,经金管局审核后确认。

四、金管局对法币挂钩币种的态度

金管局副总裁 陈维民表示:

· 可申请与单一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牌照,

· 也可申请与一揽子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牌照,

· 但申请时需明确说明币种。

陈维民同时强调:发牌门槛很高,首个牌照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发出。

五、过渡期安排与分类处理

《稳定币条例》实施后,将设 6 个月过渡期,金管局将对现有发行机构分类处理:

· 符合监管要求者:可获得临时牌照;

· 3 个月内未达标者:须于 4 个月内结束业务;

· 不符合标准者:收到通知后须在 1 个月内终止运营。

要求包括:全额储备、1 日内处理赎回、在港设实体、维持财政资源、KYC、交易监控等。

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暂停或撤销牌照等处罚。

香港政策层对稳定币的最新表态

随着《稳定币条例》即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香港政府与相关机构在不同场合密集释放了针对稳定币的政策信号。这些表态不仅涵盖监管逻辑、发牌机制,也涉及挂钩币种、落地场景与风险管理等关键议题,逐步勾勒出香港稳定币监管体系的实际运行轮廓。

一、稳定币不是投机工具,而是金融基础设施

在所有公开表态中,一个被反复强调的立场是:稳定币不应成为市场炒作的工具。

7 月 20 日,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在年报发布会上指出,稳定币应发挥其「稳定」作用,资产市场数码化是场长远战局,不能抱短视目光。他同时表示,未来将有不同资产实现「代币化」,但这个过程不会在 24 小时内完成,也不应指望短期内让整个金融系统「全面上链」。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过去几个月内多次公开重申类似观点。他认为,稳定币应当被视为提升金融效率的金融发展工具,而非生财手段。6 月 29 日,他表示政府将坚持清晰的监管理念,并要求发行人具备资本金、储备机制及赎回能力,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货币主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在多篇署名文章中指出,稳定币具备可编程特性,可用于支付自动化、金融服务流程重构,但其发展不应脱离对实体经济需求的关注。他强调:「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更不是工具的狂欢。」

来自中央智库的声音也同样指出了稳定币的宏观背景。6 月 21 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稳定币实质上是美元的链上延伸,是美国推动美元霸权数字化的工具。中国应顺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考虑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互补机制。

二、发牌制度收紧,申请门槛高企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制度将采取高标准审查机制。7 月 30 日,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技术简报会上明确表示,发牌门槛「非常高」,首阶段不会一次发出大量牌照,而是视申请材料的质量逐一评估。首个牌照预计将在明年年初颁发。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在此前撰文指出,稳定币发行人面临的合规要求几乎与电子钱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当,无论是在资产储备管理、赎回政策、还是反洗钱机制上,都将采用一致监管。初期只会发出「少量牌照」,并将重点评估发行人的业务方案、实际场景、储备能力和技术安全性。

许正宇则多次指出,发行人必须在用户发起赎回后「一日内完成」,同时设立稳定机制与客户资产隔离机制,全面落实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规定。

三、应用场景以跨境结算为先,Web3 次之

相比强调「上链」或「DeFi 化」的叙事,政策层对稳定币的定位始终以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为主轴。

余伟文表示,首批稳定币将主要聚焦于跨境贸易结算与 Web3 场景测试。他也强调,沙盒参与并非发牌前提,即便已进入测试范围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必然获得正式牌照。

许正宇则在采访中提到,稳定币可在「一带一路」地区作为本地货币波动的替代支付手段,尤其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承包等外汇市场不发达场景。

陈茂波表示,香港将继续推动金融资产的代币化路径,在绿色债券、ETF、金属商品等市场逐步引入代币结算机制,并通过稳定币建立交易货币与链上资产之间的桥梁。

四、法币锚定机制开放,人民币稳定币需慎重考虑

关于挂钩币种的安排,政策层明确表示香港监管框架在设计上是开放的。

7 月 30 日,陈维民表示,申请方可以选择锚定某一法币,或锚定一篮子法币,只需在申请时明确申报即可。

此前,许正宇也曾多次谈及「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性。他指出,法律上并不禁止锚定人民币,但如果涉及汇率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则需与内地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协调。「香港有法律空间,但如果要做,必须顾及整个国家的汇率及货币政策。」

陈茂波也曾在司长随笔中指出,允许使用不同法币作为锚定资产,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机构依据自身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在港发行稳定币。

五、对投资者与公众的谨慎提醒

在推动制度建设的同时,多位政策人士也对市场热度提出了冷静提醒。

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香港有广阔空间发展稳定币,未来将成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落地实验场。但他特别提醒,面对新兴资产类别,散户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不可盲目跟风,需充分了解产品风险。

金管局亦已发出公告,提醒公众警惕未经授权声称「持牌」或「正在申请牌照」的稳定币项目或人士,强调公众若持有无牌稳定币,相关风险需由自身承担。

市场如何看待香港稳定币监管?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市场层面围绕发牌节奏、场景路径、人民币锚定可能性等议题展开了密集讨论。来自券商、基金公司、外资投行及媒体的声音,正在逐步揭示市场对这一监管制度的结构性预期与潜在影响。

一、发牌节奏与首批获牌机构预期

7 月 30 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将成为当前申请阶段最具参考价值的官方文件。报告预计,首批稳定币牌照数量将「仅为个位数」,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落地。金管局鼓励机构在 8 月 31 日前联系监管,正式申请截止日为 9 月 30 日。

报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具备明确牌照获批可能性的发行人;二是已确定参与稳定币使用场景建设的平台型公司。

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则将当前阶段视为「基础规则已定、场景试点待启动」的临界点。他透露,华夏基金已参与香港稳定币沙盒测试,正探索支付、申赎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路径。他认为,未来谁能率先打通「合规 + 落地 + 连接资产」的闭环,将可能成为稳定币市场的头部力量。

二、监管路径与港币 / 人民币「双轨并行」设想

7 月 23 日,平安证券发布报告称,香港可能将形成「美元稳定币对接国际市场 + 港元稳定币连接内地」的双轨监管格局。一方面,持续吸引美元主导型项目入港;另一方面,亦为人民币国际化预留制度空间。

报告指出,香港对稳定币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某类法币,未来非美元稳定币市场份额或将提升。当前香港稳定币监管已将「部分锚定港币」的海外项目纳入监管范围。

肖风(HashKey Group 董事长)在采访中表示,香港稳定币牌照将不局限于港币挂钩,挂钩币种及部署公链网络将由发行人自行决定。他提到,以太坊、Solana 等网络,均可成为香港稳定币部署基础设施。

三、CNH 稳定币的政策预期与金融功能设想

6 月以来,关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 Stablecoin)」是否将在香港率先试点,成为市场热议焦点。

摩根士丹利指出,香港稳定币条例为 CNH 稳定币「铺设了首条合法路径」。在约 1 万亿元人民币的离岸流动性池支持下,CNH 稳定币可在不违反内地资本管制前提下,验证跨境结算可行性,并作为 CIPS 与 SWIFT 之外的补充支付通道。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香港应首先推广与美元和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建立技术和市场信任基础,再逐步引入 CNH 稳定币,以强化人民币在数字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信报》撰文称,香港可作为「试验先锋」,推动 CNH 稳定币落地,以应对国际支付话语权竞争。但前提是必须妥善处理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监管要求。

《经济观察报》则在评论中指出,CNH 稳定币若在香港率先试点,将构建出独立于 SWIFT 体系的人民币通道,并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的数字路径。这一探索可能成为继 2009 年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后的又一制度跃迁。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也发文表示,美国通过立法支持美元稳定币战略化发展,中国应积极应对。香港稳定币监管体系走在前列,具备率先试点 CNH 稳定币的现实条件,可优先用于海外加密资产交易与清算。

四、金融市场影响与资本关注点

广发证券在 6 月 3 日报告中指出,香港稳定币草案虽仍处早期,但将短期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区块链、RWA 等板块。报告认为,若政策明确支持人民币锚定稳定币,A 股部分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港桥通道」的合规价值释放。

不过,广发证券也指出,由于当前国内虚拟资产监管仍较严格,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场的概率仍然偏低。

平安证券进一步补充,随着全球稳定币监管逐步形成,未来有望推动统一的国际监管框架建立,中国需把握制度窗口期,通过香港探索可控路径,避免被美元稳定币在数字资产领域全面垄断。

央视《玉渊谭天》与《证券时报》等媒体也相继发表评论,认为美国通过稳定币推进美元数字化,是一种新形态的金融扩张。若中国在稳定币布局上长期空白,将可能被动应对美元主导的新型结算网络。

谁在准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随着《稳定币条例》即将在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多家企业正加快入场节奏,筹备或宣布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背景,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平台、支付公司与区块链创业企业,反映出香港稳定币监管制度落地后所激发的多元响应。

一、市场整体入场热度

据 7 月 14 日报道,已有 50 至 60 家公司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其中约一半为支付机构,另一半为知名互联网公司;

· 多数具中资背景;

· 预计首阶段仅发出 3–4 个牌照,初期稳定币主要挂钩港元和美元。

二、沙盒试点机构名单(2024 年 7 月 18 日公布)

以下 5 家机构参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

1. 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2. 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3.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4. 安拟集团有限公司

5. 香港电讯(HKT)有限公司

三、明确表示将申请或正在申请牌照的企业

· 中国三三传媒
7 月 15 日公告称,拟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资金将来源于股份配售及现金储备。

· 天盛资本
7 月 11 日宣布,拟成立数字资产交易及结汇公司,申请稳定币牌照。其计划将稳定币用于艺术交易和结汇服务,专注跨境贸易结算。

· 多点数智
7 月 3 日公告,正筹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Animoca Brands + 渣打银行(香港)+ 香港电讯
多次公开表示,将共同成立合资企业,申请牌照并发行港元稳定币。稳定币将用于游戏虚拟资产交易、跨境贸易及金融结算等场景。

· 京东
已公开官网信息,表示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1 挂钩的稳定币。发行主体为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同时入选金管局稳定币「沙盒」参与者名单。

· 蚂蚁集团国际(Ant International)
据知情人士 6 月报道,公司将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立即申请发行人牌照,同时也计划在新加坡、卢森堡寻求许可。

· 连连数字
据知情人士,连连数字正积极探讨在香港及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其附属公司 DFX Labs 已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四、正在研究、关注或布局相关业务的企业

· 中国平安
7 月 21 日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已留意香港稳定币监管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研究。

· 三未信安
6 月 30 日表示,公司已参与香港地区虚拟货币和稳定币等相关业务,作为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将为相关项目提供安全保障。

五、澄清事项

· 八达通公司
曾被传参与稳定币加速器项目。公司随后澄清,仅以「顾问身份」参与由 Brinc 主导的探索性计划,性质为概念研究,非稳定币产品开发或正式合作。

12
22
热门Web3钱包,你的比特币保险库
数字钱包app十大排名榜
官网APP下载
币安APP
币安 Binance

币安Binance交易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官网注册 APP下载
下载
OKX欧易APP
欧易 OKX

OKX欧易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在手机上即可买卖BTC等数字货币

官网注册 APP下载
下载
xxkk星空交易所APP
XXKK

全球大类资产金融衍生品投资交易平台,随心所欲灵活交易 百倍收益尽在指尖

官网注册 APP下载
下载
火币APP
火币HTX

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新人注册火币享241 USDT新人礼包

官网注册 APP下载
下载